《何以为家》观后感:有国才有家

周记网25482023-02-28 11:15:55

卷首第一句留给秀慧。特别感谢她在匆忙的备考期中,抽空从杭州回到嘉兴,不仅与我共享晚餐,还带了一波节奏看电影。如若不是她回来,我大概率是要与这部佳作擦肩而过的。

何以为家,初听这四个字,是在朋友圈里的新鲜事,零星有好友提起这部电影,并予推荐。耳听这四个字,我先入为主,联想起是国产文艺片,讲的山村悲悯剧情。浮想而来,国产剧情的尴尬煽情和拙劣演技,莫名让我对这部剧名有抵触感。

《何以为家》观后感:有国才有家

而后,秀慧的提议,让我开始认真审视它,并决定一览。《何以为家》是导演纳迪的作品,由黎巴嫩、法国、美国共同制作。在秀慧读完制作单位时,我毫不犹豫笃定这一选择。直觉 ! 毕竟制作单位中,黎巴嫩排在法国和美国前面,像是预示了什么。好片,准没错!

看完电影后,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——家国情怀。在中国,国家一词中,国和家密不可分。而英文Country的构成里却没家的成分。想来国与家的哲学关系,中国独有,小我与大我,小家与大家,一屋不扫和扫天下。国与家的牵绊,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百经战乱,才得出的血泪体验吧。国在家之前,家在国之后,有国才有家。

如今讲国泰民安,同样是这层意思。祖国强大,拥有抵御外部威胁的实力,才能保证平稳的内部秩序,使人民免受流离失所之苦,使百姓安居乐业。

最近在读《从清末到民国》,感受尤为强烈。清末时代背景是,机构**,朝纲崩坏,科技落后,停滞不前的晚清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强国,发生接连一串的社会动荡。从太平天国,到**战争,再到甲午海战,再到戊戌变法,直至义和团运动,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,尸横遍野,或是割地赔款,丧权辱国。不论是对国民生命的戕害,还是晚清政府对外赔款,最后承担苦难的底层中国老百姓。

所以看《何以为家》,不由得想到中国近代史。黎巴嫩男主角赞恩的经历被拍为电影,广为议论,给旁观者的是在电影院留下的眼泪,亦或是保留不了多久的感慨。而清末民初,数万万人命运悲惨,而悲惨的人中定有成千上万更为悲惨却不为人知的故事。他们的经历,没有人记录,没有人在乎,他们是苦难的承受者,苦难的记忆也止于那一代人生命的终结,然后归于尘土,被人遗忘。这样的人更为可悲不是吗!

和平年代,人在方寸之间,有顶天立地,满怀壮志之感。而放于一个黑暗腐朽的时代里,还没等你拼搏多时,天花板就已显现,命运多舛,人如柳絮,命若浮萍。

因此,时代背景就显得如此重要。爱国是必然的,爱国才能爱家,爱自己的子孙,以国家的名义捍卫他们生而为人的尊严。但提起爱国,那国又是什么?是一个政党,还是一个疆域,还是疆域上的人民?

看完《何以为家》,我内心有一个肤浅的答案。爱国,是爱能赋予人民美好生活的政党,是爱围绕一个梦想去奋斗的人民。如此这般,这样的答案和共产党的初心多么相似呀!

但是我们又如何能确定,我们爱的这个国家,是不是真的值得爱呢!这个世界,有光明就会有黑暗,有高山就会有深渊。大千世界,芸芸众生,我们一定有一部分人感受到国家给予我们的希望,同时也会有另一部分人有截然相反的感受。每一个人都在为他所在的阶层代言,也被他所在的阶层障目。

结论,时代的命运和个体的命运不能等同而论。但必须爱国,因为祖国的命运可以和绝大部分人命运息息相关,甚至划上等号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
电影里的赞恩,内心千般善良,性格万般顽强,电影开始到结束,他,一个12岁的孩子,始终都同命运在作歇斯底里的斗争。而12岁的孩子,却在阳光灿烂的年纪里,有了狂风骤雨的体验,承担他本不该有的沉重。

我家秀慧说他懂事,我说“懂事”的另一种解释叫“悲惨”,因为促成他懂事的东西叫“不得不.......“

当然,我们同情他,被他不屈的精神所感动,被他善良所折服。但是,请别忘了,他才12岁。

特殊于他的年龄,决定他还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,让他理解父母送走他妹妹的矛盾。赞恩,一个12岁的孩子,他的世界里是对和错,是黑和白,是冰与火,没有妥协,没有折衷。

你要明白,他的世界,不是成年人的世界。但正是这样,他在悲惨的经历之余,留给了观众一丝希望,也促成了幸运女神的眷顾。

毕竟成年人的世界,会重塑他对事物所有的看法。如果赞恩的价值观变化了,他就真的失去了改变命运的机会,我们也与赞恩剧终的微笑擦肩而过,世界上就不再有赞恩,不再有这部电影。

看完电影,一丝悲伤,虽然秀慧说,还好赞恩有一个好的结局,获得身份。但我知道,赞恩的经历,是不幸中的万幸,是上帝掷了命运骰子于他,是黑暗世界里给他一个人留下了一束光。

而生活的真相却残忍至极,不是每个人身处困境,都能峰回路转,反而更多的是穷途末路,是一出生就决定了的命运。赞恩的笑,让我想起更多赞恩的哭。

但不管生活如何编排命运剧情,纵粉身碎骨,给我们勇气一路走下去的,不正是那些或成真,或破灭的梦想吗!
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