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一作文:过年,也许这个假期并不完美

周记网35472023-02-25 21:30:33
作者:铁生采迅巴金先生的小说《家》,曾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过高家过春节的种种情形,高公馆上上下下张灯结彩,众星捧月般地围着高老太爷这个大月亮,在这样一个封建的大家庭中,过年无非是一种仪式,可想而知高家的青年子弟从心底里并不满。相对于90后们的过年,方式更加现代,也更加简单,过年既是一家团聚,又是好好放松一下自我的假期,但是却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些"挑战"。作为一个资深的90后大学生,说句心里话,现在的年已经没有小时候的年更有吸引力了,无论怎样算90后中大部分应该都是学生党,过年与放寒假两者做个比较,尽管这两者性质差不多,听到寒假这两个字却会更容易使人心潮澎湃,这种对于假期的敏感程度是后天养成的。有人说现在的90后过年只需几样装备:一只手机,一个WIFI,一套睡衣,一杯茶,一只狗等等说法不一,除了长辈会发压岁钱,亲朋好友吃年夜饭,过年的仪式差不多消失匿迹了,烟花爆竹也成了公园里00后的小朋友的专属玩具,关于90后的过年也基本上是看几场电影,KTV聚会,好友聚餐之类的娱乐活动,不像从前一到年关大街上寂寥无人,许多娱乐场所倒是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大赚一笔。也可以毫不犹豫地说90后的年什么都可以没有,就是不能没有手机,许多年俗在家里基本上无法亲身实践了,只有在网络上才了解到,手机对90后的影响还是无法忽略的。部分90后也面临着不少来自长辈的压力,首屈一指的就是"催婚",还好我现在读大二,虽然老家的许多同龄小伙伴们订婚的、结婚生娃的大有人在,也许是身在异乡的缘故,家里人并没有过多要求我什么,但是母亲大人已经不止一次开玩笑似地提示了,偶尔提到关于未来女朋友的事情,不时还旁敲侧击,出个门都以为我是去约会,找同学就问是男是女……让我是既尴尬又害怕。每到年关,网络就会开始流行起关于被催婚的段子,类似"租女友回家过年"的段子层出不穷,既让人捧腹,又让人感同身受,引发共鸣。在父母眼里,都希望孩子成家立业,但是家长们的两只眼睛似乎只盯着成家,于我自己而言,立业在前,成家在后,我认为这可能是大多数90后青年们的看法。提起催婚,我的一个在老家的弟弟在不久前订婚了,这其中还有几分好笑,他是大二学生,按理说不用那么早就着急见家长,也许是下了决心了,女方的家长要几万元订婚礼(非彩礼),我的这个弟弟耿直,拿了一万多去见家长,还撂下一句话说只有这么多……这个事情是母亲大人和我讲的,用意不言而喻,但是作为90后的青年,我们确实想靠自己的双手打拼,虽说包办婚姻的时代早已腐朽,但是演变成今天的"催婚"其实也让人头大了不少。还有许多90后身在异地他乡,过年回不回家有时候真的很难说。拿自身为例,今年我们一家都在外地过年,往年回家过年的次数其实也不多,回家也主要是惦记家乡的老人长辈。作为90后,尤其是跟随父母到外地务工的,学习生活基本都在异地他乡,而且我的童年是经历过"春运"的,记忆深刻,不多赘述。所以即使要回老家看看也大多选择春节之外的时间,所以这个春节,一家人基本上是无事可做的,只有母亲最忙,一边忙着给老家的亲戚打电话拜年,一边还要做些零工,我劝母亲,过年了该好好歇歇了,但是作用不大,母亲说闲着也是闲着。以往的春晚还是一家人在一起看的,今年的春晚只有父亲一个人看完了,母亲早早睡了,我看了一些也觉得没意思。90后的眼中,春晚一是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参演,有的话就只看那一段,二是准备吐槽。我相信在许多城市里有许多在异乡过年的90后群体,或有父母亲人陪伴或没有,他们也许是年轻的警察,也许是年轻的医护工作者……他们的过年方式似乎更有意义。过年还有一样重要的事情要做,那就是拜年,一年到头,借着过年走亲访友,拉进亲友间的感情,可是这也正是令许多90后头痛的事情,90后们似乎不太注意关注人际关系的亲疏,拜年也是跟着父母走走转转,一个个陌生的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称呼都被强行唤起记忆,基本上分为两类:一是小时候抱过你的,一个是没抱过你的。拜年更多的是成为了父辈母辈的事情,90后的交集更多是和学校同学、工作同事之间的,亲戚之间同辈的交往似乎越来越远。但是90后是一群不甘寂寞的人,过年的时候更是如此,绝不希望是冷冷清清的过年,即使几个人凑在一起手机打排位,也会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热闹。过年,这个假期对于90后而言也许不太完美,但正是这种不完美,促使90后们一年又一年地在积累经验,争取在来年过出属于90后们的风采!

初一作文:过年,也许这个假期并不完美